孩子是胖是壯,指標說了算

胖不代表健康和健壯,健壯與胖是有明顯區別的。

胖影響孩子一生

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胖一點沒關係,“胖嘟嘟看著可愛”“胖一點說明營養好,身體結實”,類似這種說法在小胖墩的祖父母一輩人中尤其普遍。那麼,孩子胖一點真的有好處嗎?

答案是否定的!

首先,胖不代表健康和健壯。健壯與胖是有明顯區別的。

健壯的兒童充滿活力, 運動能力強,動作敏捷、協調,反應快。而肥胖的兒童缺乏活力,運動能力差,動作遲緩,肢體協調性差,缺乏自信。

第二,持續性肥胖狀態會引起第二性徵發育提前,限制孩子身高的發育。

第三,中重度肥胖可引起兒童出現如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高血糖、高尿酸、脂肪肝等傳統的“成年慢性病”。

如不儘早治療干預,可發展為早髮型的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病、腫瘤和骨質疏鬆,甚至過早死亡。

顯然,兒童期的肥胖狀態是危害孩子一生健康的“沉默並兇殘的殺手”。

不僅如此,肥胖還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,出現各種心理問題、行為異常、性格缺陷、交往困難。這些由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,還會隨肥胖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加重。

那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屬於肥胖呢?

肥胖有三個指標

肥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身體脂肪過度蓄積的狀態,超量的脂肪必將(或早或晚)引起一系列慢性代謝性疾病。因此,肥胖屬於慢性病!

肥胖的本質是身體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,久而久之,過剩的能量便轉化為脂肪組織(既可以表現為脂肪細胞體積變大,也可以表現為脂肪細胞數目增加,或兩者兼而有之)而蓄積在身體內的各個部位。

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肥胖呢?我們介紹最常用的三個指標,其中前兩個在家裡就可以做到。

第一個判定指標是體質指數,也稱為體重指數,或簡稱為BMI。

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(kg)÷身高(m)2。孩子每個年齡階段BMI是不一樣的:1歲的時候BMI值最高,隨後開始下降,到6歲~7歲脂肪重聚期開始出現反彈,此後逐漸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。孩子每年都要至少測量一次身高和體重,很容易計算出BMI值,再按照下面這個表判斷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。當孩子的BMI值超過肥胖界值過多時,可以再用1.2倍的肥胖界值判定其肥胖程度。如5歲男孩的BMI>21.96(=1.2×18.3),就說明已經達到嚴重肥胖的程度了。

第二個判定指標是腰圍和腰圍身高比。

如果超量的脂肪過多地蓄積於腰腹部,特別是環繞在內臟器官周圍,對孩子的健康損害最大,更容易引起包括醣脂代謝異常、脂肪肝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。腰圍是一個簡單的評估腹部囤積脂肪的指標。將腰圍除以身高,得到腰圍佔身高的比值(WHtR)。如果比值超過0.5,也就是腰圍占到身高的一半及以上,就說明孩子屬於腹型肥胖了,具有更大的健康風險。

第三個也是最精準判定肥胖的指標,就是體脂肪率。

人的體重不僅包括身體脂肪的重量,還包括骨骼、肌肉等非脂肪組織的重量。單純體重或者BMI的變化,不能反映脂肪的變化。就像運動型的孩子,雖然BMI較高,其實是因為其骨骼與肌肉的佔比高,不能診斷為肥胖,而是“健壯”或“結實”。體脂肪率是全身脂肪組織的重量佔總體重的比值,是評價肥胖的直接指標。家長想了解孩子的體脂肪率,可以前往專業結構進行檢測評估。

胖不一定是吃出來的

兒童肥胖的原因錯綜複雜,是多種因素彼此作用共同產生的結果。許多研究證實,遺傳因素是兒童肥胖的一個主要原因。然而,遺傳易感性往往需要與環境和行為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導致肥胖。那哪些生活行為容易導致肥胖呢?

1.飲食行為:不吃早飯,晚餐能量過高;膳食結構不合理,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;暴飲暴食,過度飲食;吃飯速度較快;常吃含糖飲料及快餐食物等行為,都會增加肥胖發生的風險。

2.運動時間和電子屏幕時間:運動時間過少不僅會使能量損耗降低,並且在肌肉組織中直接導致糖耐量下降,這些都會加速肥胖的發生。同時,在電子屏幕上花費太多時間會壓縮兒童的運動時間,兒童看電視或電腦的時間越長,發生肥胖的危險越大。

3.睡眠行為:睡眠時間較晚或較少的睡眠時間均跟肥胖密切相關。且因生活、學習方式導致的周末或假日睡眠補償,也會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。

胖了再減不容易

1.從生命早期就進行預防

孕媽媽從懷孕開始就要注意合理膳食和科學營養搭配,防止孕期營養過剩。美國婦產協會發布的最新指南建議:正常體重孕婦(BMI:18.55kg/m2~24.5kg/m2)孕期增重12kg~16kg為宜; 超重孕婦( BMI:25kg/m2~29kg/m2)孕期增重7kg~12kg為宜;肥胖孕婦(BMI≥30kg/m2)孕期增重5kg~9kg為宜。

母乳中營養成分比例更為合理,母乳喂養行為本身也可調控嬰兒母乳的攝入量,從而達到能量平衡,有利於控制遠期肥胖的發生。

2.改變膳食結構,減少能量攝入

膳食推薦低能量、低脂肪、適量優質蛋白質和全穀物。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。兒童還應盡量避免含糖飲料和過多零食、點心的攝入。

3.增強體育鍛煉,減少電子屏幕時間《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》中推薦兒童青少年每天累計≥60分鐘的中、高強度身體活動(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、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動)。大家可以用最大心率百分比這個指標評估運動強度,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運動項目。

根據運動等級強度量表評估。最大心率百分比在64~93之間,且主觀感覺運動有點吃力,出現心跳加速、氣喘吁籲的現象,則說明所選擇的運動對孩子來說屬於中高強度。

家長們應控制孩子的電子屏幕時間﹤2小時/天,鼓勵小朋友戶外運動。